本篇内容原地址:微信公众号 “网配小透明”→ 原地址
友情提示: 本期剧评较长,请耐心食用。
今天想和大家探讨的其实是这个剧所反映出来的广播剧一个题材剧中——刑侦剧。
这个剧种在广播剧圈子里其实也不少见,但很少有人单拎出来作为一个题材剧种讲解如何构思,如何串写大纲,如何安插主线和副线,如何串证据链,如何演绎和如何用后期构架场景。
我时常能遇到新人编剧问,侦探剧或者是刑侦剧,怎么写才能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可惜一直都没有遇到什么值得说的刑侦剧剧本。
今天就用《默读》第一季来说一说刑侦剧种的剧本构架问题。
这一篇长评严重涉及剧透,请谨慎品尝。
主线和副线
在刑侦剧中,主线一般来说都是调查的正面进行,是一个抽丝剥茧的过程,宛若打开俄罗斯套娃的过程。
通过不同的证据串成证据链,通过重要证据证人锁定嫌疑人,直到最后给嫌疑人的心理防线最后一击,让他彻底崩溃。
这个过程不一定非要设计的有多精巧,但是想要合情合理,步步为营还是需要编剧和各位士大夫之间进行一定的交流。
而副线的穿插,是为了让剧情更加生动形象,更加有可听性。
举个栗子:
在第七集中有一场戏是费渡为了阻止吴秀娟(死者的母亲)自杀,他在广场的大屏幕中对着不知道在什么地方想跳楼的吴秀娟,用以心换心的方式讲述自己对母亲的感情。
这个地方其实主线和副线嵌套的就非常频繁。
一方面是骆闻舟带人搜寻整个广场,另一方面是费渡安抚性的感情陈述,中间还穿插着吴秀娟对儿子何忠义的回忆。
这样的构架,一方面对编剧的构架能力要求非常高;
另一方面,这一段重场戏听上去场景切换的非常频繁,更多的时候使用到了电视手法的那种镜头转换,让人真的能够在音效和台词的堆叠中,逐渐“看到”不断变化的“画面”。
我个人觉得编剧在剧本的某些提示上可能还写上了 电视手法 的特定名词。
比如,某个地方是给了费渡的特写,某个地方是给了吴秀娟的特写,某个地方放的是类似于航拍的广场大景。
这些通常是在广播剧里几乎都用不上的视听词汇。
实话说,这一段让我听着有一种非常紧张刺激的感觉,不断切换的场景和镜头,让整段剧情都非常紧凑。
这个后期的能力非常强大,他也非常理解编剧的想法。
这种将文字转化成场景的能力,在下十分的佩服(¯﹃¯)我也想要这样的后期哭嘤嘤o(╥﹏╥)o
《默读》第一季 预告 海报
这个例子中,其实对抽丝剥茧的主线,有着非常深刻的刻画:
骆闻舟在带人寻找的这个主观视角不变,再加上费渡帮衬和吴秀娟的回忆,到最后救下吴秀娟,等到再回过头来,走到主线上,主线一直承担着叙述故事的主要责任;
副线一直在帮忙,既没有喧宾夺主,也没有添乱,十分难得。
在刑侦剧中,怎样处理主线和副线之间的关系——让整个剧听上去既不像是剧透,让人猜到结局,也不像是捉迷藏,让人一头雾水——可能需要编剧非常清楚地做 剧情的逆推。
从一个最小的证据开始,一点一点的,带着你的听众,走进一个房子,点蜡烛,开灯,直到天亮,看清全貌。
证据和案情
作为一个刑侦剧,怎么从证据中去分析案情,体现着一个编剧如何把故事说得完成清楚的功底。
这种剧,一般这些场景都不会少:现场调查,找到证据,分析案情,寻找证人新证据,然后再分析案情……
将证据一环一环的扣上,形成证据链,当证据链所指的这个人或者地方形成死胡同之后,新的证据出现,拨开云雾见青天。
套路我们都知道,归根结底还是得看怎么用。
死板的按照这样的方式走剧情肯定没得看。
现在的听众也不是傻子,现场能够提供的技术手段也有限,比如不要在现场就出现解剖尸体这样的情节,显得自己是个外行。
这个方面,我个人建议是多看看国内那些 好一点 的刑侦剧,补充一下知识,真的不要出现从指纹中提取DNA这样的神话传说,好歹专业一点,别把刑侦剧弄的和科幻剧一样。
证据这一块,我主要说说一些新手编剧经常会问的:怎样去发现证据?
虽然编剧自己知道这些“证据”是你让“凶手”放在现场的,但也要合情合理,发现的也要自然。
曾经见过有编剧在剧本里一直都是这样写发现证据的:
队长,你过来看看,这里有个指纹!
呀!这是个烟头!是谁的呢?
这个尸体下面压着什么东西?原来是个钱包!
那个感觉尴尬的我简直无法言喻,现在就是玩个密室游戏都没有这么乱来的。
每个探长,每个刑侦队的队长,毕竟都是肉体凡胎,都不是百科全书和八卦小报。
他们不可能平白无故的知道全世界的贩毒地图,谁和谁之间有私情,以及制造炸药的原料从楼下小卖部就可以买得到。
再举个栗子:
费渡从知道案情到来到现场分析还原案情,到发现地上的烟头,整个过程非常的顺溜。
这场戏编剧用了一个非常常用的手法:
一边是费渡在现场对所能得到的信息尽可能的还原现场的分析诉说;
另一边就在场景后穿插已经得到的信息比如“吵架声”,应该出现的“打架”,现场原本所发生的一些声音,或者是一些动作。
而在这些动作的背后,会留下的痕迹,逐渐被发现,这个过程很像现在技术手段上的弹道分析,也是一个逆推的过程。
虽然这个情节在剧中不是什么大场面,但是让我印象比较深刻。
通过对于证据的分析,让听众和你一起梳理现有的情节,这样能给听众一个更好的追踪情节的环境,听众会期待接下去扣上的证据是什么,用什么手段,什么证人,这么板上钉钉的证据去打开通往真相的那一扇门。
这样才会让案情发展的顺理成章,听众不是从证据直接跳到了结果,而是从证据走到了案情。
《默读》第一季 正剧 海报
这个地方另外有一个想说的是,在《默读》里赵浩昌将发现的领带送到警局的那场戏,让我觉得其实挺违和的:
这场戏一度让我以为赵浩昌一个证人,但是如果只是作为一个证人的话,整个处理的又太过于矫情,所以,这个发现领带,到送警局的过程,都显现有点做作。
如果是我的话,可能会从赵浩昌打电话说到领带的地方开始,而不是从在车上发现领带开始说。
再说回案情,不得不说的是,现在的听众真的不傻。
编剧得谨记:不要把案情说的太细致,也不要啥也不说。
其实案情和调查一直都是一个时间上相悖的事情:调查是在案件发生之后的,所以案情其实是个过去时;而调查是个现在时。
如何将这两个时间线相悖的东西统一到一起去,这个其实非常见编剧和后期的功力。
此外,这个剧,比较让我觉得惊艳的是,它用了一集的时间,还原了原本时间线上的案件过程。
将受害人作为第一视角,重走案件,从开始到最后的死亡,展现出了整个案件的全过程,而这个过程并不是为了体现案件的精妙绝伦,只是为了衬托受害人的无辜。
只是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在最后又加了一些回忆的插叙。
我大概能理解编剧这里其实想“博同情”,想“以乐景写哀情”,而事实上,反而冗长了。
人物性格和行为
其实,我之前也是接过一些刑侦剧本的。
以个人角度来说,我其实担心的倒不是剧情和证据的部分,而是整个 人物性格的变化——
是什么事情让这个人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又是什么导火索,让这个事情到了一发不可收拾的程度,这些都是出自于人物性格的变化和行为变化。
对此,我甚至还去探究过行为心理学。
这个剧在最后审讯的那段将整个侦查环扣上之前,骆闻舟的审讯过程,就是一场典型的心理战。
这一场戏不仅值得编剧学习,也值得CV学习一下(关于如何控制自己的语言和情绪)。
骆闻舟针对一个凤凰男的心理,一次又一次的撩拨他内心最敏感的地方,逼着他发飙。
但是赵浩昌明显已经做好了准备。这个内心极度自卑,外表极度谨慎自负的人,从来都不会给人这样的机会。
骆闻舟也是在一次次的刺探中,逐渐找到切口,一语中的。
整个案情在这样的审讯中逐渐明朗。
比起之前的名侦探柯南剧场版,我更愿意看到的破案过程就是这样——将一个个碎片拼接起来,直到它已经变成了一个美丽的花瓶,然后再在你的面前,一下子摔碎,香消玉殒。
这个过程,非常的,舒爽。
犯罪行为的诞生,往往伴随着一个人物的心理和行为变化。
没有人生来就是天生的犯罪天才,也没有人是天生的杀人机器,驯化和教化都是语言和行为的功劳,所以,不要忘记对于这些东西的描述。
如果可以,对这些方面的特写性描画,也是对一个刑侦剧更好的提高。
《默读》第一季 主题曲 海报
总的来说,这个剧的第一季,给予我的不仅仅是一种惊喜,更多的是一种可以当做参考的剧本。
如果可以拿到剧本对着来听这个剧的话,也许能发现更多的这个剧的精彩成分。
当然这个剧也不是完美的,费渡这个人物在“金手指”方面的问题,虽然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我看小说时候的快感。
但作为整个剧情听起来,还是有点《鸭子侦探》中剪报的功能了。
作品传送